《实验心理学I》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

发布时间:2022-09-01 浏览次数:1430

《实验心理学I》课程教学大纲

一🈚️、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

胡天翊 副教授 

二、课程基本信息

课程名称(中文)🤶🏿:实验心理学I

课程名称(英文):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

课程类别:□通识必修课     □通识选修课    □大类平台课

■专业必修课     □专业方向课    □专业拓展课

□实践性环节

特殊课程类型:

周学时:2   线上学时👨🏼‍🔬: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线下面授学时👼🏼:30          总学时🙎🏿‍♂️🕤:32     

学分🧒🏽🤦‍♂️:2

先修课程:普通心理学

授课对象🔭:应用心理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

大纲制定日期🧑🏻‍🦱:202291

 

三、课程简介

作为一门实验科学🐵,心理学的各个分支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。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🥭,是各领域心理学的研究基础💁🏼‍♀️,是心理学研究科学性的集中体现。课程分为两大部分,第一部分介绍心理学的科学性👞、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要素(即《实验心理学I》)🙄,第二部分介绍在心理物理学、注意👨‍👨‍👧‍👦、知觉、记忆、情绪等具体领域杏宇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(即《实验心理学II》)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,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。希望学生能够对各种心理学研究多了解👨🏿‍✈️、多思考、多讨论🤶🏽、多参与。

四、课程目标

1. 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和研究伦理🤝,明确作为研究者的责任和担当,理解研究和现实的关系,体会学术诚信的重要性;

2. 学生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🦵🚣‍♀️、主要方法和实验设计要素,了解实验设计🥟、数据结果与实验结论之间的关联,读懂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并做出一定批判性的评价🧑🏿‍🏫;

3. 学生掌握实验心理学主要领域的经典实验方法🐻🤚,了解国内外的新方法和研究成果,为其他方向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👨🏻‍🦽;

4. 学生基本具有独立设计心理学实验的能力,能够遵守基本的心理实验设计规范,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🧑🏿‍🦳。

 

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高支撑的对应关系表

毕业要求

分解指标点

课程目标

人文

和职业素养

具有良好的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

1

了解国情社情民情🙋🏿‍♀️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
1

专业基础

和素养

具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🧦,掌握基本的心理学技能,并能运用它们去观察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

2🐶、3👩‍👩‍👧‍👧、4

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

3

思维品质

和能力

能够发现、辨析、质疑、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,表达个人见解

12

团队合作

能力

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,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👨🏻‍🦰、协作共事,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

24

自主学习

和发展能力

具有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🪓,能够以目标为导向,通过不断学习,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。

12🏃🏻‍♀️‍➡️、3

 


 

五、课程教学设计

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表

课程目标

教学内容

教学方法

1

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属性

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伦理

心理学研究如何联系实际

对心理学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的分析和思考

线下课堂面授

在线自主学习

2

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

心理学研究变量和实验设计

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查找👊🏽、阅读和分析

个人和小组文献阅读汇报

个人实验设计

线下课堂面授

在线自主学习

3

心理学研究方法

反应时方法

文献阅读和分析

线下课堂面授

在线自主学习

4

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

心理学研究变量和实验设计

文献阅读和分析

个人实验设计

线下课堂面授

在线自主学习

 

六、教学进度安排

Ø  第一讲绪论1

1. 课时数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本学期课程安排和课程要求

l 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

l 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💁🏼‍♀️:科学方法和理论⏱、认识误区

l  重点:心理学研究如何理解科学方法和理论,思考心理学认识误区

l  难点:可证伪原则

3. 教学方法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: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并讨论

5. 课外学习要求:预习文献索引和文献检索👷🏻‍♀️,查找一篇文献并学习规范引用

Ø  第二讲绪论2

1. 课时数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课堂活动🎬:文献索引分享和交流

l  文献索引规范

l  文献检索

l  心理学研究伦理:一般伦理和被试伦理🪙🚣🏿、引用规范🤧、学术不端案例

l  重点:文献索引规范、心理学研究伦理

l  难点:文献索引和引用规范

3. 教学方法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👻👩🏼‍⚕️:互相检查文献索引规范并讨论

5. 课外学习要求:查找中英文文献并练习索引,阅读学术诚信和心理学可重复性危机相关文章并撰写体会

Ø  第三讲绪论3

1. 课时数:2线下+2线上

2. 讲授内容

l  心理学研究方法👯:观察法🗝、相关法🚜、实验法

l  重点🫶🏿:相关法和实验法的主要区别

l  难点:三种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

3. 教学方法:线下面授和讨论𓀔、线上自主学习(观看教学视频)

4. 学生学习任务:分析课堂案例🚨,观看线上教学视频并提问

5. 课外学习要求:查找一篇文献,说明查找路径和感兴趣的原因🧑🏻‍🌾,分析标题和摘要,判断研究方法;完成课后习题

Ø  第四讲绪论4

1. 课时数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心理学研究方法:实验法

l  作业分享和讨论

l 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

l  重点:相关法和实验法的主要区别👲🏽⚂、研究预注册的意义

l  难点🤟:三种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境、研究预注册

3. 教学方法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🔖: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、阅读预注册材料

5. 课外学习要求🧑🏻‍🦰:阅读预注册材料并撰写感想

Ø  第五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1

1. 课时数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作业分享和讨论

l  实验变量🤷‍♂️:自变量、操作定义

l  实验变量:因变量

l  实验变量🚴🏼:额外变量,常见类型

l  重点🧜🏽‍♀️:三类变量在实验设计中的确定和细化

l  难点:三类变量在实验设计中的确定和细化

3. 教学方法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💇👆🏼: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

5. 课外学习要求👩🏻‍💼:查找一篇实验研究𓀁,选择一个子实验分析实验变量;预习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

Ø  第六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2

1. 课时数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作业分享和讨论

l  实验变量🗽:梳理和总结

l  被试间设计:概念和应用场景🙅🏼‍♂️,优势和劣势,匹配法

l  被试内设计💆🏽‍♂️💂:概念和应用场景,优势和劣势,平衡设计

l  重点: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主要区别和优劣

l  难点: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主要优劣、平衡设计

3. 教学方法👃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: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

5. 课外学习要求🧏🏿:查找一篇实验研究,选择一个子实验分析实验变量和有关被试的设计;预习交互作用

Ø  第七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3

1. 课时数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作业分享和讨论

l  自变量的设计

l  多自变量设计和交互作用

l  小样本设计:ABA设计,多基线设计

l  重点🧏🏿‍♀️:自变量的设计,交互作用

l  难点:交互作用

3. 教学方法😔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: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

5. 课外学习要求👈🏻:复习并练习交互作用

Ø  第八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4

1. 课时数🪨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交互作用复习

l  准实验设计

l  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:概念和类型

l  文献阅读:问题清单

l  重点👨🏿‍🦳:准实验设计与实验设计的区别⏏️,信效度的概念和主要区别👎🏻,文献阅读问题清单

l  难点:准实验设计与实验设计的区别,外部效度,信度的系统验证

3. 教学方法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🥏🍓: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

5. 课外学习要求🌅:完成课后习题

Ø  第九讲反应时1

1. 课时数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反应时研究的历史

l 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

l  反应时新法:减数法、加因素法、开窗实验

l  重点: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的基本操作要点😕🚵🏽‍♂️,减数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,加因素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

l  难点:减数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,加因素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

3. 教学方法🛝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: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

5. 课外学习要求:尝试以反应时为因变量的简单实验设计

Ø  第十讲反应时2

1. 课时数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作业分享和讨论

l  速度-准确性权衡

l  反应时的影响因素

l  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

l  重点🧑🏼‍🦰:速度-准确性权衡的意义🙅🏿‍♀️,内隐联结测验的思想和应用

l  难点:内隐联结测验的思想

3. 教学方法👯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:参与课堂分享和讨论

5. 课外学习要求👨🏿‍🎓:完成课后习题

Ø  第十一讲文献阅读小组汇报(学生活动)

1. 课时数👩🏻‍✈️:8

2. 活动组织:5-6人一组👨🏿‍🔬💃,共计12组,根据研究兴趣自由组队

3. 前期课外准备和要求:查找2篇近5年发表于核心期刊的主题相关的实验研究,根据课程中的阅读提示和练习完成文献阅读和梳理🕴🏻,提炼核心内容,梳理研究间关系🦸🏼,对研究进行简单评价,制作ppt并准备汇报

4. 活动程序

l  每组总时间原则上在30分钟,包括15-20分钟汇报和10-15分钟提问和讨论

l  其他同学课堂记录并提问

5. 活动评价方式:

l  汇报结束后,小组提交汇报ppt,学生个人提交不超过2A4纸的阅读分析笔记

l  每节课后👏🏽,学生个人提交针对本节课中其他小组汇报的提问

l  小组汇报、ppt和回答提问计入统一小组报告分数

l  个人阅读分析笔记计入个人课后作业分数

l  个人课堂提问和讨论、提问提交计入课堂表现分数

6. 师生互动模式:教师前期对指导文献阅读,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提问和讨论,对提问进行总结和反馈

Ø  第十二讲课程回顾和答疑

1. 课时数👨🏽‍💼:2

2. 讲授内容

l  总结第一学期内容

l  小组报告整体反馈和总结

l  其他课程情况反馈和答疑

3. 教学方法:线下面授和讨论

4. 学生学习任务:梳理课程重点难点

5. 课外学习要求📐:复习迎考

 


 

七、考核方案

1.     考勤:10%

随机点名,缺席一次扣10

2.     平时成绩:40%

a)      课后作业:50%😍🌛,5-7次课后或随堂作业,1次文献阅读笔记🚼💁🏻‍♂️,以所有作业的平均分计入,要求独立完成作业

b)      课堂表现:25%,日常课堂发言、小组报告提问

c)      小组报告👮🏽:25%,文献选择恰当,熟读文献内容,报告清晰有条理

3.     期末考试🐃:50%

 

课程目标、考核内容和评价依据对应表

课程目标

考核内容

考核形式

评价标准

1

科学属性理解

课堂讨论

合格:能够表达观点

优秀⛹🏼‍♀️:积极参与讨论,观点突出

学术诚信作业

课后作业

合格:阅读材料🧜🏿‍♀️,按时完成

优秀:能补充资料↕️,有深入思考

理解研究和实际

课堂讨论

课后作业

小组汇报

合格🖨🚸:完成文献阅读报告

优秀:积极参与讨论📿,文献分析有深入的思考

2

研究方法和设计

课堂讨论

课后作业

期末考试

合格:分析准确,在不同案例中能互相迁移

文献查找和分析

课堂讨论

课后作业

随堂测验

期末考试

合格👪:按时完成2️⃣,分析准确

优秀:文献选择有深入思考

文献阅读汇报

课堂提问

小组汇报

期末考试

合格:分析准确,汇报完整

优秀:汇报流畅,阅读笔记能梳理逻辑,积极参与课堂提问

个人实验设计

课后作业

期末考试

合格:要素齐全规范

3

具体领域方法

课堂提问

随堂测验

课后作业

期末考试

合格:按时完成🦥,回答正确

前沿文献

课后作业

小组汇报

合格🛶:按时完成,文献来源达标

优秀:自主探索新问题👌🏻、新方法

4

个人实验设计

课后作业

期末考试

合格:要素齐全规范

优秀:研究问题和设计思考有亮点

 

八👋🏽🍱、课程资源

Ø  教材

郭秀艳著,《实验心理学》🧒🏼,人民教育出版社,2019

Ø  参考书

1. Barry H. KantowitzHenry L. Roediger 🕟,& David G. Elmes,《Experimental Psychology (实验心理学)》😧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0

2. 约翰·肖内西🔺,尤金·泽克迈斯特,珍妮·泽克迈斯特著🍠,张明等译🏆,《心理学研究方法》,人民邮电出版社,2010

3. 朱滢主编,《实验心理学》🧕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6



Ø  课件发布、作业交流及网上讨论

微信群、BB平台👩🏼‍💼、超星学习通

 

九、修读要求

学生按时出勤,不迟到早退,积极参与课堂与课后讨论,独立完成作业。

 


版权所有:杏宇 - 代理加盟,共享红利!
杏宇专业提供:杏宇等服务,提供最新官网平台、地址、注册、登陆、登录、入口、全站、网站、网页、网址、娱乐、手机版、app、下载、欧洲杯、欧冠、nba、世界杯、英超等,界面美观优质完美,安全稳定,服务一流🧔‍♀️,杏宇欢迎您。 杏宇官网xml地图
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